
“像我这样优秀的人,本该灿烂过一生。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,还在人海里浮沉。”毛不易用一首饱含深情的《像我这样的人》,唱出了20多岁年轻人的心声。
2022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1076万人,首次突破千万大关;
2021届的清华大学毕业生,7成进了体制内;
清北名校、985、211名牌大学生、海归、博士、硕士逐渐下沉到地市、基层,甚至殡仪馆等岗位都被争得头破血流……
梦想着奔赴山河大海,可以搅动星空的年轻人,面对现实突然发现,历史的滚滚车轮下,自己只是扬起的尘土中一粒微尘。
但年轻人或许还有选择,最惨的是人到中年,选择权越来越少,房贷、车贷、日常开销、孩子要培养,老人要赡养……
35岁职场危机、996和007、降薪、裁员……一个个扎心的词摆在面前,让中年人倍感无力。
正如王小波在《黄金时代》里所写:“那一天我二十一岁,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,我有好多奢望,我想爱,想吃,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。
后来我才知道,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。人一天天老下去,奢望也一天天消失,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。”
但挨锤以后又能怎样呢?
当代被生活折磨得死去活来的80后、90后甚至刚入职场的00后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——生活不易,年轻人没有躺下的权利,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,有一定财富积累的70后可以躺平,但中年人不能倒下,年轻人拒绝摆烂!
FANGDONG | 房东俱乐会
撰文:麦子君 美编:小樱 校对:大豆
像我这样的人 – 毛不易音乐:春夏留声 – 时光好歌推荐

01
00后在整顿职场
2022年,第一批00后已经22岁了。当不少80后的大叔大妈、90后的叔叔阿姨还在试图抓住青春的尾巴,不愿和岁月和解,第一批00后已经步入职场。
近期,由于00后的强势加入,各种00后整顿职场的消息四面开花,关于00后整顿职场的行为以及爽言爽语让人看了更是大呼过瘾:
面试时00后拒绝填写紧急联系人等涉及隐私的信息,结果HR出言嘲讽,00后反手举报公司消防设置不合规,公司被要求停业整顿了;
领导说“6点开个会”,00后就直接问“有加班费吗?”如果领导说是“重要的事”,00后会反问“为什么不早点儿说”,还会搬出《劳动法》;
对于老板一会儿说“年轻人不要太看重钱”,一会儿说“公司上市给你期权”,00后一点儿也不惯着,直接怼“我上班不为了钱为了什么”;
甚至对于领导画的大饼,00后说“我的胃口差,大饼吃不下”;
老板因为一点儿小事化身阴阳带师,当着全公司的面对员工大肆批评嘲讽,铁血的00后说“错了改正就是了,你这样说话就得道歉”在00后的字典里,就没有站好挨骂这四个字;
更有一位英勇的00后工作一年仲裁4家公司,告倒闭两家。
看着关于00后整顿职场的各种信息,有人感慨仿佛在读一篇篇爽文: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00后在替我们寻衅滋事。”
近日,更有某公司一位00后员工,在实习转正述职报告会上,提议让员工反向管理老板,被老板点名表扬。
,时长00:16


00后用生猛的实际行动,给所有职场老油条以及老板反向上了一课。
通过这位00后的述职报告,确实可以感受到一个00后年轻人独立思考、雷厉风行、渴望公平平等、追求自我表达、面对疑问敢于提出反对意见、重视自身合法权益等特点。
这篇获得“被教育”老板认可的《老板管理手册》,内容精彩,很多观点都能直达职场人内心,引起广泛共鸣,截取部分分享给大家。




在报告的最后,这位00后的陈述,也能侧面反映广大00后年轻人的心声:
我们绝不是垮掉的一代、天天想着“躺平”、“摸鱼”、“摆烂”的一代!
00后的努力,从整顿职场,从整顿老板开始!
年轻人很清楚地知道,他们根本做不到完全躺平。整个社会的“内卷”,时代的快速前进,都在拉扯着他们不停向前走,为着自己的目标,他们必须要努力,只是努力的方式更与众不同、别出心裁!
02
95后年轻人在悄悄努力
25岁的方晴从事文艺策划工作,大部分工作日,都需要加班2~3个小时,到家的时间往往在晚上9点后。
从2021年6月到12月底,方晴几乎没有在凌晨1点前睡过。
到家前在楼下的小饭馆胡乱扒几口饭,到家后先给自己冲泡一杯浓茶或咖啡,接着便坐到书桌前,开启复习备考模式 。
决定边工作边考研,是方晴经历了所在公司一次大规模裁员之后。事后,方晴了解到头两年公司的裁员比例稳定在8%左右,但去年中旬,公司裁员比例达到了20%,甚至一些部门被全员裁撤。
一边是正在酝酿的裁员潮,另一边,因为部门人员缩编,离职同事的部分职能分流到了她头上。工作量激增,身边也不再有熟悉的同事。
在那个初夏工作日的晚上,面对永远写不完的方案,她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,才能应对未来更加艰辛的从业之路。继续深造考研、考公、考编……总要选择一个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半年的努力,今年方晴成功上岸了。
对于能够暂时摆脱职场重新进入校园深造方晴显得很开心。并且通过方晴,可以了解到,她身边有不少同龄人都像她一样在默默努力着,或考公考编、或考各种专业类证书、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默默深耕……
方晴说:“可能人在有目标的时候是不会想‘躺平’的,只有在不知道目标在哪里的时候,才会这样想。当代年轻人,谁不是一边焦虑,一边悄悄努力。”
除了那些真拿“丧”做挡箭牌的傻人,大部分清醒年轻人都还是在挣扎着、痛苦着,试图通过受高等教育、加班晋升、考公考编突破阶层的。
他们的努力,都悄无声息。
“躺平”不过是过一下嘴瘾,没有人会选择真的躺平,在现实生活中,只会比谁都努力。不得不说这一届年轻人,已经深得“口是心非”的精髓。他们嘴上喊“丧”心不丧,而且偷偷在向“上”。
这届年轻人有多善于伪装,就有多人间清醒。
坦然与现实和解,不在执拗盲从中失去方向,是现代年轻人偷偷努力的最好注解。
03
80后、90后中年人在奋力强撑
6月的两件喜事,对于36岁的苏红来说,相当于是这一年跌宕起伏的生活状态里的一个转折。
年初,公司即以公司经营状况不好为由开始强行降薪、拖欠工资,三四月份,拖欠工资直接变为停发工资。
公司一边呼吁员工与公司一起共进退;一边继续画大饼——等经营状况好起来,扣大家的、欠大家的一块儿给大家补起来;一边冷漠地要求大家加班、日汇报、周汇报、月汇报;一边却彻底停发着几个月的工资。
承受不下去的苏红以及其他同事被迫辞职。但辞职可以,工资只能等公司有钱了再发给大家。
辞职后,有些单身年轻的同事说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。但上有老下有小,身上背负着房贷车贷的苏红可不敢休息。
本来已经损失和几个月工资没要回来,如果再休息几个月,基本上这一年可就过去了。家庭总收入少了苏红这一部分,就要增加很大的经济压力。
苏红一边更新简历开启新的求职之路,一边收集整理证据对原公司发起劳动仲裁。
终于,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,在6月初,两件喜事相继降临:通过劳动仲裁,苏红顺利拿到了公司拖欠了几个月的工资,同时在金水区也找到了一份心仪的新工作。

拿回工资那天晚上,苏红带着爱人和孩子在路边烧烤摊大吃了一顿,夫妻二人开心地就着烤面筋和小龙虾喝了十多瓶啤酒。
张爱玲在《半生缘》里说:“中年以后的男人(如今也包括女人)一睁开眼周围都是要他依靠的人,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。”
能忍受高强度工作、996、职场PUA却不敢辞职的,往往都是中年人。但中年人如果被逼到了绝境,不能倒下,不敢躺平,仍要坚强地寻找新的出路。
40岁的肖琴也是在公司大幅降薪后提出的离职申请。疫情前,成为职业经理人的肖琴意气风发,规划着挣够一定数额的存款后就可以提前退休,好好享受生活了。
但是疫情来了,但前两年公司的经营状况尚可,受疫情影响并不算太大。直到2022年,也许是疫情的战线拉得太长,人们的信心普遍受挫,公司业务确实受到了巨大的打击。
面对降薪、拖欠工资,肖琴和大部分人的选择一样,只能选择辞职。
告别公司当天晚上,肖琴发了一条朋友圈,对于未来的路,肖琴说:“在自己40岁的年纪,调整身心再出发。这次我不想背靠大树而是想成为一棵树。”

得知肖琴辞职并自己创业的消息,公司的不少同事纷纷找到肖琴,申请入伙团战,并承诺愿意前几个月不要工资。很快,肖琴的新公司顺利运转了起来。
与所有人相比,中年人无疑是痛苦指数最高、精神内耗最严重的群体了。但或许也正是这种处境,带给了中年人能够背水一战的勇气。
无论如何,都不能倒下。
我问过身边无数中年人,“如果失业了,不好找工作,该怎么办呢?”他们回答:去创业、去尝试做短视频、甚至去跑滴滴、去送外卖……总之不能停下。
很多中年人在城市各个不起眼的角落做着平凡的工作,勤勉而辛苦,默默为生活和家人努力着。
可以说,所有普普通通却又奋斗不息的中年人,虽身心疲惫,却依然称得上是生活的英雄。
也许,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吧!每个时代的人,都有每个时代的符号和印记。
世事艰难,谁不是在负重前行?
生活不易,哭完之后还得继续云淡风轻;被生活锤过以后,依然还要起身继续努力,为生活打拼,追寻活着的意义。
无论是80后、90后,还是刚刚崛起的00后,只要有一颗勇敢前行的心,面对不公、困难、挫折百折不挠,奋勇向前,都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“孤勇者”!
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整理者:万财小编,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ancaicc.com/8391.html